清朝为什么会灭亡?朝廷无能财库亏空
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说,清廷退位后并没有丢掉江山。经过1911年的辛亥革命,清廷只是退出了“大中国”的政治舞台,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国名还是那个国名,只是“大清国”变成了“小清国”。原先一个庞大的帝国,其领土只剩下紫禁城那个大宅子。
假如不是溥仪后来遇人不淑,违背清廷与民国的契约试图复辟。假如小朝廷能有一两个真正的能臣、忠臣帮衬着把握航向,“小清国”即便到了今天,即便经历过几次“大中国”的天翻地覆,或许依然能够存在,那将给今日中国一种什么样的观感呢?反观清廷最后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所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清廷终结的最关键原因,不是腐败、内斗,不是敌人太过强大,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几次在关键时刻看对了病,用错了药。有时,药也是对的,只是迟了,错过了治疗时机。
革命是无法告别的
要说清末政治改革的起源,不能不说到孙中山的排满革命,假如没有它从外面一再推动,即便经过甲午战争的打击,经过戊戌维新的失败,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摧残,清廷或许依然很难主动进行政治变革。从统治者的立场看,任何政治统治者都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在清廷政治终结前至少70年的时候,敏感的龚自珍就真诚期待清廷“自改革”。那时西方势力还没有对中国形成巨大压力,中国如果就此进行改革,或许能够比较坦然地步入近代化的快车道。
当然,历史无法假设。中国在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又沉默了20年,统治者以侥幸之心期待以不变应万变,期待照旧统治下去。
无奈20 年的沉默没有等来和平与安宁,等来的却是列强急需大规模开拓中国市场,国内民众也因种种原因不愿照旧被统治下去,洪秀全的太平军其实就是对天下不太平的暴力抗争。也正是出于对这些暴力抗争进行镇压的需要,清廷终于在1860 年代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但是,作为入主中原的一个周边族群,清廷要学习西方,面临的反对力量真是太大了,最初阶段只能一再向那些反对力量进行解释,强调学习西方只是学习中国现在所缺乏的科学技术,这些都是“末”, 都是“用”,并不涉及中国政治统治的“本”和“体”。最初阶段的这些解释或许是有意义的,但到了1880、1890 年代,清廷继续坚持“中体西用”的立场可能就走向反动了,此时这个口号不再是学习西方,而是反对西方的思想和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中体西用”造成了畸形繁荣,如果从经济回升、军力增长这些方面来说,中国到了1894年的时候,也许真的重现了大清王朝的辉煌记忆。然而这种辉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泡沫,一场尚未正式开打的局部战争就可将这个泡沫彻底戳穿。
甲午战后,对于中国的发展,知识人、思想界及政界有着相当的分歧,官方和靠近官方的舆论比较倾向于改良,倾向于向刚刚打败自己的日本人学习变法进行维新,于是有了此后数年的维新运动。但此时还有一个非主流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边缘化的想法,这就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坚决排满革命。
必须承认,孙中山的这个认识是不得了的,是近代史上的先知先觉。这对于清廷的政治改革来说,始终是一个外部压力。用戴鸿慈1905 年当面告诉慈禧皇太后和光绪帝的话说:如果不实行君主立宪,不进行政治改革,大清国就会被别人把命革掉。与其让别人革命,不如自改革,君主立宪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消弭革命,使爱新觉罗万世一系,使大清王朝皇位永固。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期待中国不要发生暴力革命的想法都是一厢情愿的善良。政治上的正确选择是:要想阻止暴力革命的发生,就必须有一个适度的外部压力促使统治者去主动变革,以变革反制革命;而不是告别革命,让改良独占鳌头——果如此,改良失去动力,不会成功。历史从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