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五代十国是怎么回事 五代十国历史变化分析
唐末爆发黄巢起义,曾经的盛世王朝将要成为历史,907年唐王朝正式灭亡。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中间是五代十国半个世纪的乱世。很多人不知道五代十国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有王朝和其他国家?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什么?让我们今天来把这个问题搞明白并理清楚,唐朝和五代都存在于唐宋时期。他们始于晚唐,结束于宋代。宋代是唐末以来半个世纪的结束,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元朝是分裂的末期,因为在宋朝,仍有一部分北方人掌握在少数民族手中。因此,宋代的贡献在当时是比较大的。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它起自唐末的藩镇割据,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吞并到了晚唐时期,也就逐步形成相对较固定的割据,今天用地图为大家理清一下五代(907年-960年)和十国(902年-979年) 的历史。
先从称号上分析“五代十国”,也可以说是南北割据。唐朝的版图是比较广袤,比今天的中国国土面积还大。唐朝设置几十个藩镇,在黄巢起义后,这些藩镇各自为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然后就有了北方的五代,南方的十国。五代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即“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历史上为便于跟以前的朝代区别,就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南方的十国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马楚、南唐、北汉,即“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十国。不必惊讶,这是史实,短短的五十年间就有那么多个国家存在。
1.902年,唐朝封杨行密为吴王,吴国建立(十国建国一),史称“杨吴、南吴、弘农、淮南”。
2.907年,朱温篡唐建立梁朝,史称后梁(五代建国一)。并封武安军节度使马殷为楚王(史称南楚,十国建国二)、两浙节度使钱镠为吴越王(史称吴越国,十国建国三)、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南平国前身)、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为北平王、成德节度使王镕为赵王、清海节度使刘隐为大彭郡王(南汉前身)。
此时天下形成拥梁和念唐两派势力,与后梁对立的政权主要是晋王李克用、南吴国;此年李茂贞自开岐王府;蜀王王建自立为帝,建立蜀国(史称前蜀,十国建国四);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
3.909年,王审知受后梁封,成为闽王(史称闽国,十国建国五);刘守光被朱温封为燕王
4.911年,燕王刘守光在幽州(今北京)称帝,国号大燕(史称桀燕)。
5.913年,晋王李存勖灭桀燕国(存国2年)。
6.917年,南海王刘?在番禺(今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十一月改国号汉(史称南汉,十国建国六)。
7.921年赵国发生内乱,晋王李存勖趁机灭赵国(存国14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以“唐”为国号(史称后唐,五代建国二),年底灭后梁(享国17年),定都洛京。
8.924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史称南平国,十国建国七)
9.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灭亡(十国亡国一,享国十八年)。
10.926年四月,后唐庄宗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以李存勖的势力本可以一统天下的,可惜崇信怜人以至于身死国灭。
11.929年,北平王王都企图脱离后唐,北平国被后唐所灭(存国22年)。
12.934年,剑南两川节度使、蜀王孟知祥于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十国建国八)
13.936年,契丹王耶律德光册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大晋儿皇帝(史称后晋,五代建国三),同年攻入洛阳,后唐亡国(享国14年)。
14.937年,徐知诰篡南吴政权建立齐国,南吴灭亡(十国亡国二,享国35年)。939年改名为李昪,并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十国建国九)。
15.938年,交州节度使部将吴权占据交州自立为静海军节度使(史称越南吴朝)。
16.945年,南唐趁闽国内乱时出兵灭闽国(十国亡国三,享国36年)。后留从效割据泉、漳二州,南唐迫不得已任命其为清源军节度使。
17.947年,契丹灭后晋(享国12年),正是“成也契丹,败也契丹”。耶律德光占据中原称帝,改国号为“辽”,后因失民心又北撤回草原。
18.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五代建国四),后攻克并定都于东京开封。
19.951年正月,郭威篡汉自立,立国号为“周”(史称后周,五代建国五);同年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即皇帝位,仍用后汉年号,史称“北汉”(十国建国十)。
20.951年11月,南唐乘南楚内乱灭楚(十国亡国四,享国44年),马殷旧将刘言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为武平节度使。
21.955年到958年后周世宗柴荣三次亲征南唐,958年南唐中主李璟迫于后周的军事力量,取消帝号,尽献江北之地于后周,称臣于后周。
22.959年六月十九日,本来可以一统天下的雄主周世宗柴荣病卒,年仅六岁的柴宗训即皇帝位。960年正月,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发动政变,建立宋朝(后周灭亡,享国10年)。
23.963年,南平王高继冲纳地归降,南平国灭亡(十国亡国五,享国39年);同年武平节度使周保权投降北宋,结束割据湖南地区12年的刘(言)、王(逵)、周(行逢、保权)三姓武平节度使。
24.965年,北宋东、西两路军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十国亡国六,享国33年)。
25.968年,越南丁部领结束“十二使君之乱”,统一越南北部,建立丁朝,国号大瞿越,标志着越南从中国独立。
26.971年,南汉末主刘鋹投降北宋,南汉灭亡(十国亡国七,享国39年)。
27.975年十一月,北宋攻占南京,灭亡南唐(十国亡国八,享国39年),将南唐皇室迁往汴州。
28.978年清源军(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将其所辖漳、泉二州14县献给宋廷,结束29年的留(从效、绍镃)、张(汉思)、陈(洪进)三姓割据。
29.同年,吴越王钱弘俶献其地十三州与宋,举家迁汴京,吴越政权结束(十国亡国九,立国72年)。
30.979年,宋太宗赵匡义率军亲征北汉(十国亡国十,立国28年),大部分趋于一统,形成辽、宋、西夏(此时仍为定难军节度使,定难军绝对是打不死的小强,从881年拓跋思恭起一直为党项李氏所据)三国鼎立状态,五代十国结束。
31.对于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是五个国家的兴替,比较特殊的是后晋是亡于契丹国;另外其实十国的概念不是很准确,期间还存在过北平国、赵国、桀燕、殷等小国还有其他节度使的割据政权;十国的存在也不是同一时期的,前蜀在后唐时就被灭了,南唐则是权臣徐知诰(李昪)篡位所建立,另外南唐还曾灭亡闽国和南楚,北宋则是平定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6国。
五代十国是两个词,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在五代,即梁、唐、晋、汉、周五等朝代,这个名称因为以前朝代被使用,以区别于前朝,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作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主要存在于北方,是当时的正统政权。他们互相替代,并没有共存。十个王国主要是中原以外的政权。它们大多存在于南方,共存。在历史记载中,它们被记载为十几个分离主义政权,如前蜀、后蜀、南武、南唐、吴越、闽、楚国、南汉、南平(京南)和北汉。事实上,它们几乎都与五代共存,十个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字,而不仅仅是十个。让我们看看他们正在发生什么事。
五代十代的创始人是朱温。因为这个人毁掉了唐朝,他创造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朱温是晚唐黄超起义的一员。后来,他投降到唐朝,最终摧毁了黄巢和其他叛乱分子。他也被命名为朱泉中。然而,朱泉中是不忠的。他终于篡夺王位907年,建立了梁国。那是五代人的后梁。后梁被另一个分裂政权唐在第三个皇帝时期摧毁。唐代取代了梁。唐代不同于唐代。他们不是朱温的手,也不是农民起义。它是由沙陀少数民族建立的。虽然朱温消灭了唐朝政权,但在唐朝这个地方仍然是正统的。
后来,923年,唐朝长子李存勖因为取代了梁朝的正统,把自己的姓李当作唐朝的后台而消灭了后梁。这个国家的名字也叫唐。晚唐幅员辽阔,主要控制中国北部、东海岸、西龙游、四川、北长城、南过江汉,实力仍然很强。晚唐以后是后晋,而后晋从晚唐开始是正宗的,因为后晋长者是晚唐的节度使,是在契丹人的支持下建立的。
那时候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帮助下,与契丹勾结,认出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在契丹的支持下,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登上太原王位,成为皇帝,称之为晋。历史名称是后晋。宋代之所以衰弱,是因为它失去了幽云的十六个境界。整个宋代三百年来没有完全恢复幽云的十六个州。此外,晚金由于承认少数民族为父,历来受到后人的鄙视。后来出现了汉代,后来汉代的大哥也是后晋的一员。公元947年,契丹在金朝灭亡后占领了中原,但由于契丹士兵在中原焚烧、杀戮和抢劫,极大地挫败了人民,不得不向北撤退。刘志远抓住机会在太原召集了皇帝,然后征服了东京,决定去开封。
后来,郭威,后来的周代的人,也是汉代的成员。951后的第一个月,建立汉朝。此后,郭威没有儿子,因为他的儿子们被杀了,所以他像自己一样把王位让给了侄子柴荣。大家都认为,如果柴荣没有早死,中国的统一不是赵匡胤,而是柴荣。但是哥哥早死了,30岁就去世了,留下孤儿和寡妇。于是公元960年,宫殿前面的赵匡胤街镇,丁二州将辽与北汉联合进攻,率领军人到陈桥毅发动陈桥叛变,建立北宋。此后,北宋统一了南方格局,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
再看十国,当时的十国主要是由晚唐时期的节日使节制度造成的,所以到了唐末,政权四分五裂。在五代,南方的分裂主义政权由于实力强大,承认北方的五代为正统。然而,北方许多正统政权被消灭了。十国分别是南吴、吴越、前蜀、后蜀、福建、南汉、南平、马楚、南唐、北汉,即“蜀前后吴唐、南汉明平楚”十国,江南地区有南吴、南唐、吴越、福建。等等。湖广被荆南、储南部和南汉占据。在这十个国家中,南唐是非常强大的。说实话,如果皇帝努力奋斗,他很可能会团结南方。
最后,南唐被宋代摧毁了。在十个国家中,最后一个是北汉。穆桂英和他的父亲是北汉的大臣。北汉是由刘致远的弟弟,汉末的伟大祖先,建立的,所以遗址在北方,并最终被赵匡胤的弟弟赵广义摧毁。979年,北汉被毁,全国基本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