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怎么读 西汉名臣汲黯生平列传
汲黯怎么读
汲黯(jíàn)是西周的名臣,字长孺,濮阳人。汉景帝的时候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期为遏者,后期因为出任东海太守,政绩卓越,便被召回京城做了主爵都尉,卒于公元前112年任淮阳太守的时候。
汲黯
汲黯的祖上曾经受过卫国国君的恩宠,此后代代都在朝廷任职,他当初当太子洗马的时候就死他的父亲向上举荐的,所以汲黯算起来是出身官宦世家。因为他性格太过严正,虽然被人敬畏,但是也因此得罪不少人,有的人觉得汲黯和人相处态度很是傲慢,不允许别人有半点过错,待人苛刻。与自己志向不和的人,汲黯根本不屑一顾。所以应付他的士人不是很多。汲黯在朝堂之上的作风和魏征有相似之处,经常直言进谏顶撞汉武帝,所以他没有久居过官位,老是被调动。
汲黯在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主张是建议汉武帝和匈奴和亲,但是汉武帝当时征战匈奴,正是得意的时候,所以汉武帝并没有及时采用汲黯的建议。后来遇上国家改铸五铢钱,民间很多人私自制造钱币,汲黯被按武帝调往淮阳出任太守,汲黯到淮阳后,淮阳的政务变得清明许多,七年后在淮阳去世。汲黯死后,皇上念及汲黯的旧情,让汲黯的弟弟汲仁做官做到九卿的位置。汲黯的儿子汲偃官至诸侯的国相,汲黯的亲族都因为汲黯的关系在朝廷当了不小的官。可见汉武帝还是很看重汲黯的,曾称赞他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汲黯列传
汲黯列传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诗人赵孟頫写的关于汲黯和郑当时的合传。文中记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的第一流人物汲黯,汲黯家族世代为官,濮阳人,字长孺。
汲黯
汲黯为人正直,经常在朝堂上直谏汉武帝,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但是也因为汲黯国语刚正和自视清高,所以汲黯没有长期担任过哪一个职位,老是被汉武帝调来调去,但是汉武帝一直是很信任汲黯的。
汲黯列传中讲述了他为人倨傲,忠直敢谏,令朝堂上的官员敬畏。文中记载当朝的官员见到丞相田蚡都是谦恭有礼,俯首下拜,而汲黯却只是打了个揖,而面见大将军卫青时也只是行平等的礼节,所以后人有人评论汲黯是不知礼数的人。汲黯两次奉旨出使,他中途不想去了就私自回来,或是自作主张地向百信给发放救济粮食,他批评别人的过失从来不留情面,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他连皇帝老儿的面子都不给,他还会给是给面子呢。文章记载他四次触怒汉武帝,三次叱骂丞相及御史大夫张汤,言语都非常尖锐,朝堂上很多人都很怕汲黯,张汤、公孙弘等人对汲黯更是恨之入骨。汲黯之所以凭着这样的性格还能在朝堂之上任职,完全是因为汉武帝知道汲黯的才能,才对汲黯如此宽容和忍让,就像唐太宗对魏征一样。
汲黯信黄老学,并且崇尚无为而治,这和汉武帝的酷刑政治相反,所以汲黯和汉武帝之间意见不统一是造成汲黯经常上述苦谏的原因,《汲黯传》中的主旨也正表达了作者对汲黯的又爱又恨的感情。
汲黯 汉武帝
汲黯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士,在历史上汲黯被称为是汉武帝容忍的唯一一个能犯上的臣子。汉武帝刚愎自负,汲黯性格倨傲而又礼数不周,可是这二人却能和平共处多年,让人不得不对汲黯的胆识刮目相看。
建元三年,汉武帝得知东越前来进犯,便派遣汲黯去视察一番,汲黯走到一半的时候就打道回府了,这让汉武帝很是吃惊啊,汲黯这是公然抗旨甜心航第的权威。汲黯是觉得对于这种事情,汉武帝根本不必要出手去管理,史书上没有记载汉武帝到底怎样处理汲黯抗旨不尊的事情,应该也就是责怪责怪,没有严重的惩罚。
汉武帝对待匈奴的来犯,一直是采取武力镇压的原则,而汲黯是主张和匈奴人和亲来避免战争带给百姓的伤害。所以汲黯经常向汉武帝进谏,汉武帝在这件事情上偏偏执拗得很。不过汉武帝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汲黯,而是积极地在听汲黯的看法。
因为汲黯为人刚正耿直,所以在朝中经常批评别人,尤其是对张汤。他们二人可谓是水火不容,汲黯骂张汤骂得厉害,二人经常吵架。不过汲黯总是骂到张汤的痛处,所以张汤也就只能恨地牙痒痒。毕竟汲黯可是连汉武帝都骂,自己又能拿他怎么样呢!汲黯确实是骂过汉武帝,因为汉武帝外儒内法,所以汲黯看出来之后就直接指出汉武帝心中欲望多,表面还要装的仁义,这让汉武帝很是尴尬,怒气冲冲地下朝了。
虽然汲黯多次惹怒汉武帝,但是汉武帝依然对汲黯赞不绝口,即使汉武帝经常生气地将汲黯调来调去,却没有真正地疏远汲黯,汲黯晚年的时候,汉武帝依然将汲黯召回,只是当时汲黯身体跟不上了,死在了上任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