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乏力媒体自律形同虚设 虚假医药广告顽疾探源
虚假医药广告顽疾探源
事实上,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已成为我国媒体久治不愈的“顽疾”。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还是偏远的西部乡村,都能见到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影子。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几次在全国两会上反映过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问题,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据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王绪坤介绍,目前,我国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虚假违法广告“铺天盖地”,其中药品、医疗、保健食品(用品)、化妆品及美容服务虚假广告更为严重。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抓住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采用多种骗术吸引消费者购买。
首先是夸大疗效、宣传虚构治愈率。这是虚假药品和保健品广告较为常见的手法,包括用“彻底治愈”、“见奇效”等不科学的断言或保证功效、夸大宣传,有的直接在广告中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明示或暗示包治百病、适合所有症状等内容。如广告“用脚吃药百病全消,得了病不吃药,晚上泡泡脚就好,每天泡一泡能拔出体内毒素,人也精神了”。患者多年受病痛折磨,往往容易相信此类极具诱惑力的广告,甚至不顾旁人的阻拦进行购买。
其次是用医学专家名义推荐药品。不少虚假医药广告为增加产品的可信度,用专家的名义为产品找出科学依据和证明,一些知名医学专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冒用形象进行广告宣传,还有一些人冒充医院医生或专家介绍产品疗效,增加权威感和专业感。
第三是编造病例,找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王绪坤说,虚假医药广告大多喜欢找一些所谓的患者,有名字、照片甚至家庭住址等虚假信息,通过编造病情和用药治疗取得效果的经历,引起患者的共鸣,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这类广告欺骗,分不清真假。
第四是宣传“祖传秘方”、“名医专家”、“最新疗法”等欺骗患者。一些虚假医药广告宣称“八代祖传秘方”,对一些慢性病或久治不愈的病有神奇效果,并详细讲述诊疗方法让人信以为真。此外,还用“最新诊疗技术”等高科技的噱头,宣称突破医学难题,鼓吹神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