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播丁瑜:与226个死刑犯的临刑对话
生命关怀
丁瑜是电视节目《临刑会见》的制片人兼主持人。《临刑会见》是全国唯一的一档以与死刑犯对话为主题的节目,它诞生于2006年,源自丁瑜在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一次采编会上的突发奇想。
每周一期,节目在每周六晚9时30分于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与大象网上同步播出。截止目前,已经有226名与丁瑜面对面的死刑犯以及他们的故事,展示在《临刑会见》的镜头中。
只要是一审判决死刑的案件,在理论上,丁瑜的团队就可以去报道。采访的时间和地点就是二审开庭的时候,和法官一起,因为2007年开始,死刑案件二审必须开庭审理。
“二审法官开庭时,会把罪犯提出来。庭后采访,那个时候我们很省事,庭上的法警和我们配合,法官和我们配合。我们采访完再把罪犯送回去。”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丁瑜的团队没有和法官凑到一起,就是二审还没有开庭或者二审已经开过庭。没有机会见到罪犯时,丁瑜的团队就协调看守所,到看守所去采访。
丁瑜的团队会在节目中打上“此案正在进行二审,或者本案已经终审判决结果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审核”。
“真正意义上的临刑会见,比如8点执行,我们可能7点赶到看守所采访。只有一小部分节目会采用这种采访时机。尤其是这一两年,我不太选择这样的时刻。我不想再‘送’他们。”丁瑜解释。
“已经面对面采访过226名罪犯,应该有一大部分都离开了这个世界,受到法律最严厉的惩罚。我觉得每次跟他们交流之后,他们会变得很平静,很释然。”丁瑜告诉记者。
“我们可以通过节目为死刑犯的家人和朋友转述一些情况,通过我们的节目,死刑犯可以有机会向他的家人倾诉自己的内心。”丁瑜说。
有一个名叫吴艳艳的罪犯,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吴艳艳表示,作案前受到了丈夫的打骂。吴的父母去公婆家谢罪,祈求轻判。后来双方的老人手拉着手坐在一起——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节目镜头里。法官最终判决吴艳艳死缓,受害方获得经济补偿。这样的节目呈现出来的,是对夫妻双方家庭的深切关怀。
然而,关怀不仅限于此。“《临刑会见》从责任和社会效益的角度,通过对特别案例的剖析和访问,使观众能得到警示,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顾永忠这样评价道。
截止去年底,全世界尚有58个国家执行死刑。作为人口第一大国,中国执行死刑也屡见不鲜。中国政府从来不掩盖执行死刑的事实,相反,中国政府会通过媒体发布重大恶性案件的审判结果,以此起到警告和教育的作用,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通过与法院,特别是河南省高院的密切合作,《临刑会见》栏目组在选材上获得非常大的便利。他们更注重情感、婚姻、家庭关系、青年犯罪、邻里纠纷领域内的恶性犯罪案件。
《临刑会见》的编导王李的解释,案件中犯罪者人性的挣扎、变异,更能给人巨大的心灵震撼。这些案件的犯罪环境大家都很熟悉,能让普通人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的心魔。
2010年10月,澳大利亚著名纪录片导演罗本.纽厄尔(RobinNewell)赶赴郑州,跟踪拍摄了两期《临刑会见》后,制作了同名纪录片。